「以本土語言標注臺灣地名計畫(第2階段)」相關成果
上一則公告
下一則公告
一般公告 / 張貼者
教學組長
張貼日期: 2023-05-02 14:27:38
點閱:169
一、依據教育部112年5月1日臺教社(四)字第1120039837A號函辦理。
二、旨揭計畫建置包括國內行政區、聚落、自然實體、公共設施及街道名等五大類別,總計7,207筆地名資料,地名清單及語音檔等各項成果,採用「創用CC-姓名標示 3.0臺灣授權條款」釋出供各界免費使用。
教育部以本土語言標注臺灣地名計畫成果
壹、計畫緣起
臺灣現有地名大多源自原、閩、客等本土語言,反映不同族群先民對於環境的認知及人地連結,蘊含深度文化價值。且地名多源自庶民的生活經 驗,最早為口語傳承,在轉寫文字時,又常因社會因素,伴隨著各種雅化、轉音,因此音字脫節的情況非常普遍。本土語言承載著臺灣社會的文化底蘊,地名 做為國家行政業務的基礎資訊以及人民生活溝通的基本用語,有深究本土語言在臺灣地名上如何使用的必要性。地名聯繫著人與鄉土,臺灣地名的本土語言標注 實為語言傳承的重要一環,更同時跨越地理、歷史、語言、族群等領域的探究。
基於上述原因,108年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執行「以本土語言標注臺灣地名計畫」(計畫主持人:賴進貴教授),以閩南 語、客語為標的,研訂國內臺鐵、高鐵及捷運等常用站名正確發音之標音與語音檔,總計完成1,241筆地名標注。110年開始擴大辦理第2階段計畫,收錄計 7,207筆地名資料,標注閩南語及客語發 音並建置語音檔,蒐錄範圍包含行政區、聚落、自然實體、公共設施及街道名等五大類別。各階段成果預期可匯入內政部地名資料庫,以供查詢使用,並以「創用CC- 姓名標示 3.0 臺灣授權條款」 釋出供大眾利用。希冀計畫執行成果能維護流失中的的本土地名,以及掌握正確性、主流性、時代性與在地性等原則。
貳、計畫成果
一、第1階段
(一)臺灣鐵路站名:地名清單;音檔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(二)北、高捷運站名:地名清單;音檔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(三)臺灣高鐵及高鐵快捷公車站名:地名清單;音檔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(四)台灣好行旅遊公車站名:地名清單;音檔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二、第2階段
(一) 地名清單
(二) 地名音檔
1、 行政區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2、 聚落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(1)花蓮縣地名
(2)苗栗縣地名
(3)新竹市地名
(4)臺北市地名
3、 自然實體:wav(閩語、客 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(1)小百岳
(2)河川
(3)溼地
4、 公共設施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
(1)水庫
(2)交通站名增補
(3)國家風景區
(4)漁港
(5)廟宇
(6)機場
5、 街道:wav(閩語、客語) mp3(閩語、客語)